管理学院“明心之路——学术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 2017-11-20 2017年11月17日晚19:00,管院研究生会在管理学院313举办了“明心之路——学术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邀请到了管理科学系的赖欣老师和会计与财务系的Mohan Fonseka老师,优秀博士生代表高丹丹、曹斌斌、王娟同学。交流会历时近三个小时,此次活动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获得圆满的成功。本次活动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主持人对出席交流会的嘉宾和同学致欢迎辞,并对交流会的流程进行简要介绍。接着,主持人介绍了本次交流会的嘉宾们的基本情况与学术成就。然后,到场的四位嘉宾逐一上台介绍他们的科研经历与感悟,王娟同学因出差不能到场,但现场播放了她精心制作的一个短视频,里面包含了王娟同学的学术心得。最后,主持人宣布提问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嘉宾们一一耐心解答。第一位上台讲授的嘉宾是赖欣老师。赖老师通过举例告诉同学们“好奇心是科学第一生产力”,科研工作可以研究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有兴趣的基础上,赖欣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四点感悟,供同学们参考借鉴。第一是要有强烈的完成心态和执行力,不管做什么永远不能半途而废,坚持走下去才能看到成果。第二是要有韧性和大心脏,科研道路并非坦途,文章被拒是很正常的,可以尝试和同学朋友多多交流,要迅速从沮丧焦虑的情绪中走出来。第三点是不走捷径,不要追求多快好省地发文章,科研最重要的是积累的过程,捷径并非通途,只会让你的道路越走越窄。第四点是要专注细节,如果想发高水平的论文,一定要专注于每一个细节,追求完美。最后赖老师用“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总结了此次经验分享,鼓励同学们直面挫折,发掘潜力。第二位上台的嘉宾是Mohan Fonseka老师。首先,Mohan Fonseka老师从科学研究的定义、层面、类型、技巧、方法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解决了科学研究到底是什么的疑问。接着,Mohan Fonseka老师一一阐述了做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何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如何寻找理论基础,如何制定研究计划,如何收集数据,如何规范论文格式等等。最后,Mohan Fonseka老师教了同学们几个非常实用的英文写作小技巧。第三位上台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丹丹同学。高丹丹同学分别从出国交流、毕业要求和科研经验三个方面进行分享。高丹丹同学根据博士毕业要求提出建议要重视英文写作。在科研经验方面,高丹丹同学认为研究方法要博观约取,不要为自己设限。在英文写作方面要力求精简,不要拖沓。第四位上场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曹斌斌同学。曹斌斌同学从规划、成就、感悟、CSC申请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曹斌斌同学建议同学们对自己的人生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根据自己的目标分配自己的时间。曹斌斌同学认为读博是有收获的,系统的科研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分析能力和文字功底。在科研学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常和同行交流,思想的碰撞有助于产生创新的观点。接下来,主持人上台播放了企业管理专业王娟同学悉心录制的视频。视频中王娟同学认为有六个字对认识科研十分重要。第一个是态度,在科研的初级阶段,在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科研、将来是否会从事科研工作的时候,用赤子之心对待科研,一步一个脚印。第二个是心态,在科研进入状态的时候,要有好的心态,做科研就像坐过山车,会有许多忽高忽低的情绪,适时调整自己十分重要。第三点是运气,科研中也存在不可控的因素,但有了好的态度与心态,运气就一定不会太差。最后是互动环节,现场同学们积极向Mohan Fonseka老师、高丹丹、曹斌斌同学提问。Mohan Fonseka老师热心地回答了看英文文献的方法,投中英文期刊应分别注意的事项,曹斌斌同学与高丹丹同学分别就读博期间怎样合理安排科研时间、海外交流经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分享。学术经验交流会在同学们的如潮掌声中圆满落幕。本次“明心之路——学术经验交流会”不仅为同学们的科研之路树立了榜样、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更加增进了同学们走学术道路的信心。此次学术经验交流会揭开了科研的神秘面纱,增强了同学们对科研道路的信心,端正了同学们的学术态度。相信此次交流会将营造学院内部更好的学术氛围,为双一流学科发展助力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