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应洛院士执教70周年座谈会顺利举行 2020-05-27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坚守三尺讲坛70年,历经奋斗人生90载。他就是我国管理工程类教育与研究的开拓者、我国系统管理学科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管理教育家汪应洛教授。

 

 

5月21日上午,汪应洛院士执教70周年暨90华诞座谈会在管理学院517报告厅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汪应洛院士和夫人张娴如教授、校党委书记张迈曾、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院士、陕西省科协主席蒋庄德院士,中国工程院士院殷瑞钰,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西交利物浦执行校长席酉民,陕西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孙科,西迁老教授李怀祖,管理学院代表,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汪应洛院士的弟子代表,长期科研合作的团队代表,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社会各界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纷纷送来祝福。西迁老教授史维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卢秉恒,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等发来祝贺视频。中国工程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傅志寰、陆佑楣、陈晓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陕西省决咨委主任姚引良、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远方等单位和个人发来贺信贺电表示祝贺。会议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晓彬主持。

 

 

 

 

弹指间执教七十载,矢志不忘中华崛起

1949年,汪应洛考入交通大学,成为建国以后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随即开启了与交大70载的“长跑”。1956年,交通大学主体迁往西安,汪应洛随校从上海奔赴大西北。

张迈曾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向汪应洛院士表示诚挚的祝贺。他高度赞扬了汪应洛院士响应国家号召,毅然举家西迁,献身大西北建设,以爱国奋斗的行动和作为,铸就了西迁精神。张迈曾讲到:“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的西迁精神,做好新时代的西迁新传人,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管理学科高质量的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汪应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现代管理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2003年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获得“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曾任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第一任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科评审组组长、长江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专家组专家等,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管理学科建设和交大管理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张迈曾书记回顾了汪应洛院士对国家事业、对学校发展执着的坚持,他强调:“不管是在哪个岗位上,普通的老师、学院的领导,还是学校的领导,汪老师都随着岗位的变动总是对自己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坚持把它做到最好。”他衷心祝福汪老师、张老师松鹤延年,学术之树常青,幸福快乐。

 

一代人的历史缩影,一代人的学习楷模

“汪先生温文尔雅,有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我不论是在学院工作还是到学校工作,始终是以像汪先生这样老一辈的学者,作为自己心中的榜样,向他们努力学习,向他们看齐。”陕西省科协主席蒋庄德院士讲到。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讲到:“我们要学习汪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爱党、爱国家、爱学校、爱事业、爱科学,包括热爱他的弟子,这种精神就是交大西迁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把它永远传承下去”。西迁老教授李怀祖说:“1955年留校当助教,那时就和汪老师在同一个教研室,一起合作共事已经有60多年了。汪老师身上一直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这也是交大西迁精神的具体表现。”西迁老教授史维祥表示:“在国家,他把系统工程、管理工程以及工业工程融合在一起,变成我们国家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学校,他恢复管理学院,为我们学校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说到:“1994年我从美国回来,汪先生大病初愈,但是在汪老师的关心支持下,我顺利拿到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使我能够成功组建好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表示:“汪先生坚持始终聚焦前沿做研究,始终强化理工交叉,做顶天立地的研究,服务于国家的研究,其本质上形成了我们的一种办学理念。”

 

 

 

碌碌辛勤孕桃李,谆谆教诲育栋梁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与会代表纷纷致辞,为汪应洛院士送上诚挚祝福。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连维良连线讲到:“正是运用了这些年从汪院士这里学到的科学管理、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并应用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复杂问题中,一些难度很大的任务才能够完成好。”陕西人民政府副省长魏增军现场向汪应洛院士致辞:“我有幸成为汪老师的学生,在导师身边学习受教,见证了导师为学校学院发展不辞辛苦,为培养英才和科技创新呕心沥血,特别是他为人谦虚正直,对人热情公正,做事求真务实,正因为他的无私奉献和辛勤的付出,推动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促进了我国管理工程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魏增军为恩师和师母张娴如献上鲜花,代表汪先生的学生表达敬意与感激之情。

 

 

管理学院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在致辞中对汪先生致以崇高敬意,他用“敏锐、平台、领跑、智慧、包容、激情、投入”这6个词,生动地描绘了汪应洛院士一生对事业执着的投入,对国家对学校的无限热爱。陕西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孙科讲到:“我跟随汪老师学习20多年, 感谢汪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培养,感谢能够拥有管理学院和我们在座的各位师兄弟所形成的这样一个良好氛围、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国光大银行香港分行行长陈林龙谈到:“当年汪老师派我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去学习,在那里我从知识面,从视野、从思维方式,从人际关系的开拓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我这一辈子一直非常感谢汪老师。”

 

 

管理学院院长冯耕中代表学院发言:“汪老师通过三个融合,即系统工程与经济管理的融合、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融合、科学研究与重大工程的融合,推动了中国系统管理学派的发展,在改革开放40年里重新构建了中国现代管理学科体系。”袁治平、吴锋、刘人境、李刚、刘跃文等也表达了对汪老师多年来的教诲和关爱的感激之情,并表示要弘扬老一辈的西迁精神,努力做好系统管理学科更好服务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治国理政实践的各项工作。

 

学科交叉先驱典范,管理工程名扬天下

汪院士对中国管理学科的贡献令无数学者同行钦佩敬仰。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院士讲到:“汪先生是被公认的为中国工程哲学理论体系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成果被世界誉为世界工程哲学中国学派,即世界工程哲学东方学派,为此工程管理学部对汪先生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工程管理学部办公室主任聂淑琴在线宣读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院士贺信:“您是我国管理工程教育与研究的开拓者,是成就卓越的管理工程专家和教育家,您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连线中讲到:“汪老师几十年来推动了我国工程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工程哲学理论体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令人钦佩。”

翰墨表意,书画传情。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特意为汪应洛院士执教70周年写了一幅字“应为芬芳比君子,洛阳纸贵老更红”,祝福汪先生健康长寿。何继善院士连线中讲到:“如果说钱学森同志,是我们国家系统工程的旗帜,那么汪应洛同志就是第一方阵的举旗人。他高举系统工程的旗帜,把它运用到系统管理工程和工程管理的理论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感慨道:“汪先生不顾年迈,顽强拼搏的工作精神,时时激励着我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是我终生难忘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表示:“作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您以大量系统性、开创性的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并由此引领管理科学与工程跨越发展、影响时代。相关理论方法的广泛应用,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发挥了经世济民的巨大作用。”

 

 

汪应洛院士长子汪时奇回忆了儿时父亲勤奋工作,视管理学院如生命,往往只有夜里才能梦见到父亲的情形。最后作诗一首为父亲庆生。娓娓道来的诗句,叙述了父亲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桃李满天下的往事,令嘉宾沉浸在温情与敬意中,久久回味。

忆父亲往昔

运筹管理变中华,栽培桃李满天下。

献身西部交大运,奏响九旬生日颂。

 

潜心修学为人师,知行合一为世范

会上,汪应洛院士捐赠20万元设立了管理学院“贫困学生帮扶基金”,以鼓励管理学科有创新精神、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回顾自己求学从教之路,汪应洛院士满怀深情的谈到,62年前,自己作为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的一员,响应国家号召,毅然举家西迁,从上海来到西安,献身大西北建设,心中坦然,无怨无悔。至于职业生涯中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绩,都是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培养。他衷心祝愿我们的交通大学能够再创辉煌,让西迁精神永放光芒,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祝愿管理学院要抓住新时代的新机遇,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管理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汪应洛院士的每一句话,无不打动和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汪应洛院士从教70年来,艰苦创业,不断探索,开我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实践之先河;呕心沥血,培育英才,桃李芬芳,誉满天下。他对管理科学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我国管理人才培养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