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3日,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管理学院分论坛圆满举办。这场以 “聚人才共发展,一起向未来” 为核心的交流盛会,不仅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的 6 位优秀青年学者深度参与,更通过全方位、沉浸式的交流体验,让每位学者真切感受到管院对人才的诚意与期许,为全球青年才俊搭建起通往学术理想的桥梁。
管理学院院长冯耕中、党委书记马晓彬、党委副书记叶宁,8 位学科领域资深教师代表、23 位学生代表,以及 3 名负责党建、学工与人事服务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会,分论坛由党委副书记叶宁主持,全程洋溢着开放、务实、共赢的氛围。


暖心交流+实力解读,读懂管院 “吸引力”
论坛现场,马晓彬书记与青年学者展开面对面亲切交流,细致询问大家在海内外学习、工作的近况与需求,更以 “西迁精神” 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西安交大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以及管院在学科建设中积累的深厚底蕴。结合当前管理学领域的行业趋势,马书记深入剖析了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让学者们清晰看到管院在时代浪潮中的发展潜力。
冯耕中院长则以 “学科特色+人才发展” 为主题,向学者们展现管院的硬实力与软环境。他系统梳理了学院及管理学科的发展脉络,着重强调改革开放后,中国管理学科依托工学恢复重建,并在系统工程框架下快速发展。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在中国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不断开拓创新,坚持“管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办学特色和发展路径,培养具有“系统思维”的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针对学者们关注的发展资源,冯院长进一步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建设方向:目前管院正持续加大人才引进相关配套投入,已搭建起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协作平台,推动管理学科与信息技术、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等领域深度融合;同时,学院也在完善团队协作机制与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助力学者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对接行业需求、服务社会发展

沉浸体验+政策护航,打消学者 “后顾之忧”
为让学者们全方位了解管院,论坛期间特别安排了“参访院史馆+政策解读” 环节。学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贾峰菊带领青年学者走进院史馆,通过珍贵的史料、实物展示与生动讲解,将学院的历史沿革、学术积淀与发展成就娓娓道来,让大家直观感受到管院 “厚积薄发” 的学术底蕴,以及代代传承的学术精神。
人力资源与教师服务中心人事秘书王钰,带来了学者们最关心的人才政策解读。从人才招聘的具体标准、个性化培养支持方案,到住房保障、科研启动经费、子女教育等生活与发展保障措施,均进行了逐一讲解,针对学者可能关心的职业晋升路径等细节问题,结合现有政策给出说明,让每位学者都能清晰看到在管院的 “成长蓝图”。


学术碰撞+精准对接,搭建合作 “快车道”
学术交流环节,3位青年学者先后作专题报告,分别介绍了个人学术背景、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规划。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针对每位学者的研究内容展开细致点评,提出专业建议,并围绕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提问与交流,对学者们的学术能力与发展潜力给予充分肯定。随后,学院各系所还与参会学者开展 “一对一” 深度沟通,针对学术合作、联合研究、职业发展路径等议题精准对接,不少学者当场表达了进一步交流的意向,为后续的互动奠定坚实基础。


薪火相传+沙龙搭桥,畅通师生 “沟通路”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研究生会同步主办 “青研问道” 学术与职业发展沙龙,邀请 5 位青年学者与管院硕博生面对面交流。从 “如何制定清晰的学术规划”、“如何平衡科研与职业选择”、到 “如何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学者们结合自身经历倾囊相授,为硕博生解答成长困惑,拓宽职业视野。这场 “前辈与后辈” 的对话,不仅让学者们感受到管院浓厚的学术传承氛围,更展现了学院对人才梯队建设的长远布局。


人才强院+根基筑牢,共赴管院 “新未来”
一直以来,“人才强院” 都是管理学院不变的发展理念。近两年来,学院已成功引进多名优秀青年人才,他们在这里找到学术方向、实现职业突破,为学科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未来,管院将持续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不仅通过多元化举措完善 “引、育、用、留” 全链条服务,为青年学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成长支持,还将进一步拓展跨领域研究平台的覆盖范围,助力大家在管理学前沿领域大胆探索。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开放的合作氛围、完善的保障体系,更有与你并肩前行的学术伙伴。期待全球优秀青年学者的加入管院大家庭,与我们携手推动学术创新、共筑学科高峰,共同书写管理学科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