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简介
商业分析与实践赛道紧密围绕国家、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实际需 要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数智时代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赛道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问题为赛题,帮助参赛队员更深入 地理解商业运作的复杂性与实际应用的不同场景,了解产业创新发展 趋势,锻炼并培养参赛队员多领域跨学科知识整合、数据方法运用、 人工智能应用等能力,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培育创新精 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参赛队员识别、分析、解决企业实践中所遇复杂 管理实践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商业挑战。
本赛道设立“见数实践奖”,奖金用于激励本赛道表现优异的团 队。其他参赛权益包括但不限于:
(一)以赛促学:赛道将免费提供先进的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并将 邀请学界和业界专家为参赛队员提供商业分析相关知识、MBA 论文和实践成果等方面的公益培训,能够助力参赛团队提升论文写作、实 践成果取得、数据分析、管理创新启示等多方面能力;
(二)即学即用:赛道涵盖的商业分析方法可直接运用于商业领 域,通过比赛参赛队员可以学习掌握相关的技能方法,并可在实际的 商业场景、企业管理、MBA实践成果等方面立即应用;
(三)产学研用:赛道采用企业命题形式,由企业提出管理实践 中的“真问题”,命题可以来自参赛队员所在企业,也可来自组委会 公布的命题(详情请阅读章节十一中企业命题征集部分)。参赛队员将直面真实商业挑战,通过相应的商业分析,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 创新解决方案。
赛道说明
1. 赛项名称
赛事名称:第三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
赛事赛道:商业分析与实践赛道
2. 大赛机构
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主办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联合主办: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决策模拟专业委员会、贵州大学(总决赛承办)
技术支持:Credamo 见数
3. 参赛对象
(一)商业分析与实践赛道不分专业组别,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组队,但不可跨校组队。
(二)参赛队员要求为在校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本科生和本研贯通学生。
(三)每位参赛队员及团队限选该赛道一个命题。
4. 组队方式
大赛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团队由 3 名具有参赛资格的参赛队员组成,其中队长 1 名,每支参赛团队须配 备 1-2 名指导教师指导竞赛。
(一)鼓励参赛队员跨专业组队,但不得跨校组队。
(二)完成个人注册的队员正式组队报名后,须参加由组委会组 织的公益培训,组委会将邀请学界和业界专家及历届获奖团队为参赛 队员提供商业分析、MBA论文与实践成果、产业创新发展趋势、新媒体传播与 AI智能体等相关知识的公益培训,帮助参赛队员提升专 业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培训结束后,参赛队员提交培训学习成果,让参赛队员不仅具备商业分析基础能力,而且理解如何让实践成果帮助 企业实现商业价值转化。
(三)参赛团队队员报名信息为大赛获奖证书制作的依据,报名 截止后,不得修改团队队员报名信息和顺序。
5. 报名方式:
(一)关注大赛官方公众号:本赛事将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最新消息,请参加比赛的 队员务必主动关注大赛官方公众号【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
(二)正式组队报名:首次参赛团队所有队员均须登录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https://cpipc.acge.org.cn )注册。团队正式报名需由队长代表本队完成网上报名;参赛团队网上报名完成后须联系所属学校比赛管理员老师审核报名信息,审核通过的参赛团队才视为报名成功。报名详细说明可参考附件一的报名指南。
正式组队报名日期:2025年8月11日 08:00 - 9月15日 24:00
报名信息审核截止:2025年9月17日 17:00
6. 赛程安排
大赛事项 |
时间 |
大赛启动 |
7 月 |
命题公布 |
8 月 |
正式组队报名 |
8-9 月 |
公益培训 |
9 月 |
初赛 |
8-10 月 |
复赛 |
10 月 |
决赛 |
11 月 |
各个赛段的具体时间安排为:
1.命题公布(8月初)
参赛团队可选择组委会公布的大赛命题,针对命题需求提交参赛 作品;鼓励 MBA学生代表公司参赛,提出企业命题,可使用企业真实案例参赛。
2.初赛:2025 年 8 月 11日 - 10 月 20日
各参赛团队可于 8 月 11日团队报名完成后,开始准备参赛作品。正式提交参赛作品时间为 2025 年 9月22日 08 : 00 - 10 月11日 17 : 00, 参赛团队须通过大赛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提交通道提交参赛作品及答辩 PPT。
2025 年 10 月 12 日 - 10 月 19 日,各分赛区按命题完成初赛评审,并评选作品至复赛。
2025 年10月 20 日,公布初赛晋级名单。
3.复赛:2025 年 10 月 20 日-10 月 27 日
2025 年 10 月 20 日- 10 月 23 日,进入复赛的团队可对参赛作品及答辩 PPT 进行优化。
大赛组委会将组织评委线下,团队线上的形式于10月25日-10月26日进行复赛答辩,按照总成绩(初赛匿名评审成绩*40%+复赛 答辩成绩*60%)排名,各赛区按等比例确定复赛一、二、三等奖, 其中获得复赛一等奖的团队作为总决赛一、二等奖候选团队推送至总决赛答辩,获得复赛二、三等奖的团队自动获得总决赛三等奖奖项。
2025年10月27 日,公布复赛晋级名单。
4.总决赛:2025 年 10 月 27 日- 11 月 9 日
参赛团队可在 10月27 日-11月5日优化参赛作品及答辩 PPT , 于11月5日晚24点前进行作品最终提交,提交后不可再进行优化修改。
总决赛现场答辩暂定 11月8日-11月9日,进入总决赛的团队需根据提交的参赛作品及答辩PPT进行现场答辩。最终获奖情况由现场答辩成绩决定。
注:(1)赛程若有变动,将另行通知;(2)大赛报名结束后, 组委会将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赛程信息。
7. 大赛培训
参赛学生公益培训
为提升参赛团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大赛作品质量,帮助参赛队 员在比赛过程中能够充分学习与掌握商业分析相关方法,组委会将邀 请学界和业界专家为参赛队员举办免费公益培训,为参赛队员提供商 业分析、MBA论文与实践成果、产业创新发展趋势、新媒体传播与AI智能体等相关知识的公益培训,参赛队员既可以使用当前最先进 的人工智能技术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内容传播 的形式来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参赛 MBA学生管理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还能对论文写作与实践成果取得起到促进作用。通过与真实业务场景的互动,参赛队员将更深入地理解商业运 作的复杂性,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符合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培训时间:2025年9月(具体时间将通过大赛公众号与官网另行通知)
培训方式:线上
培训考核:每位队员须参加公益培训,提升商业分析与实践能力, 提前熟悉作品提交流程。公益培训后,团队按要求完成作业,作业占 初赛成绩的 5%(5 分)。
8.奖项设置
大赛为团体赛,设置参赛团队等级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团体奖学金(企业奖金或者证书),评选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团队有机会推选为“2025年度创新实践之星”称号。
(一)等级奖以报名参赛团队总数为基数,获奖比例不超过 25%, 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 2.5%,二等奖获奖比例为 7.5%、三等奖获奖比例为 15%(具体比例将在初赛提交作品截止后由组委会公布,以组委会公布信息为准)。
(二)向总决赛成绩优秀团队和指导教师颁发一等奖;一等奖获 奖团队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获奖证书。向获得总决赛资 格但未获得一等奖证书的团队和指导教师颁发二等奖荣誉证书。
(三)向获得复赛资格但没有进入总决赛的一定比例的优秀团队 和指导教师颁发三等奖荣誉证书,(具体比例将在初赛提交作品截止 后由组委会公布,以组委会公布信息为准)。
(四)总决赛将根据总决赛分组最终决定每组获奖名额并设置一 定金额的奖金。
(五)大赛为参赛院校设置优秀组织奖若干名(优秀组织奖不得 超过报名参赛院校总数的 5%,四舍五入)。各参赛院校可向竞赛秘 书处积极投稿(供稿格式为文字、图片、海报、短视频等),介绍本 校团队风采、培训活动、参赛心得等竞赛风采。
注:获奖证书和奖杯按照网上报名信息制作,并按实际参加比赛 的人员发放。
9. 附件下载:
《商业分析与实践赛道规程及报名指南》
有意向参加商业分析与实践赛道的同学请扫码进群
